首页> 学校动态> 智汇课堂・校际共研|当 AI 遇上教育,这场研讨点亮了哪些新可能?
智汇课堂校际共研
2025 年 4 月 27 日下午,一场聚焦“AI + 智慧教育:引领集体备课智能化新征程”的研讨活动在翁源县实验小学雅致楼智慧课室热烈开展并圆满收官。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小学部党支部书记吴颂欣率队到访,天河区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罗通亮、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小学骨干教师李素英同行共赴教育之约;翁源县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胡秀云、专职副书记吴夏梅、教导处成员、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育应用名师团及部分骨干教师热忱相迎。两校教师齐聚,围绕 AI 赋能智慧教育展开深度碰撞,为集体备课智能化发展注入新活力。
研讨活动现场
活动伊始,轻松的座谈会环节迅速拉近了两校教师的距离。大家热情地交流着日常教学中的点滴经验与困惑,现场氛围温馨而融洽,为后续的深入研讨营造了良好氛围。
经验分享
首先是天河区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罗通亮为翁源县实验小学教师带来《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赋能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实践》专题讲座。
他结合市、省级赛事,解析“融合创新教学案例”等项目要求,分享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备课、教学、研修等全流程应用经验,以自身微课《Changes of me》演示资源整合与跨学科设计技巧,并指导教师实操平台授课、作业布置等功能。讲座干货满满,既明方向又重实操,助力教师提升数字素养,为我校推进智慧教育教学实践注入新动力。
交流研讨
紧接着是经验交流座谈会环节,现场按语文、数学、英语等不同科组划分区域,两校教师分别围坐在一起,展开了热烈且深入的交流。
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小学部党支部书记吴颂欣针对数学科组,以“智慧教育平台赋能数学精准教学”为题分享经验。他结合本校实践,从平台分层训练、智能错题归类、情境问题链构建及数据驱动课堂调整等方面,展现平台与数学教学融合的创新路径,并用平台数学建模工具破解几何难点、AI 学情分析生成个性化作业等实例,说明实操方法。翁源县实验小学数学教师在记录交流中汲取经验,拓宽教学思路。
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语文骨干教师李素英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为语文学科教师带来“AI 赋能语文教学”经验分享。她聚焦文本解读、阅读写作等场景,分享平台 AI 技术如何助力教学。并展现了智慧平台与语文教学的融合,以数据智能提升备课精准度,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支撑。在场教师从简洁实用的分享中,清晰看到 “平台 + AI” 赋能语文教学的高效路径,解锁智慧教育与学科深度融合的新图景。
天河区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罗通亮与我校英语教师分享智慧教学新实践。罗老师通过课堂实例,展示了智能平台如何为英语课堂注入活力:学生通过趣味跟读实时纠正发音,系统根据学习进度推送分层练习,情景对话功能更让“跨国交流”走进教室。现场教师深受启发,表示将探索数字化工具与日常教学的融合,打造更生动、更有温度的英语课堂,助力学生在趣味中提升语言能力。
此次校际研讨活动的成功举办,为两校的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未来,两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深化合作,在智慧教育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共同打造优质教育环境,培养更多适应时代发展的优秀人才。
图片 | 许秋粤
文字 | 朱晓华
编辑 | 冯谨燊
初审 | 华琴花
复审 | 吴夏梅
终审 | 胡秀云
翁源县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