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动态> 青蓝携手,共谱教育华章——翁源县尚同中学“青蓝工程”启动仪式纪实
在教育的浩瀚星空中,传承与创新交织出绚丽的光芒。翁源县尚同中学秉持“青蓝携手,互助共赢”的理念,于2025年3月9日晚8时,在教师会议室隆重举行“青蓝工程”启动仪式,开启了一场教育传承与成长的旅程。
活动筹备 精心布局,只为这一刻的绽放
为确保“青蓝工程”启动仪式顺利开展,学校成立了以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李玉勤为总负责人,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何邑新为组长,教导处主任高燕香为副组长的活动策划小组。从撰写“青蓝工程”方案到制定师徒结对协议,从精心挑选师徒组合到活动场地布置,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筹备团队的心血。电子屏调试、茶水准备、资料发放……一切都在有条不紊中进行,只为营造出庄重而温馨的氛围,让这场仪式成为教育传承的见证。
活动流程 一场关于传承与成长的仪式
开场致辞:点亮希望的序章
仪式在王婵玉主任温暖而坚定的声音中拉开帷幕。她用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话语,向全体教师介绍到场的领导班子成员,并简要介绍活动流程。她的声音如同春风拂面,让每一位参与其中的教师都感受到这场仪式的重要意义,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何邑新副校长走上台前,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先是详细解读了“青蓝工程”实施方案,阐述了工程的核心目标与深远意义——通过骨干教师的传帮带,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随后,他宣读了本年度“青蓝工程”师徒名单。随着每一对师徒的名字在会场中响起,一种庄重而神圣的氛围弥漫开来。这一刻,不仅是名单的宣读,更是传承与希望的接力。每一位师傅与徒弟都将在未来的日子里携手共进,共同书写教育的新篇章。
高燕香主任主持师徒结对签约仪式。师徒们在协议上郑重签字,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是责任与信任的传递,是成长与传承的约定。这一刻,他们不仅是师徒,更是携手共进的伙伴。他们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用实际行动践行这份承诺。
颁发聘书:使命的赋予
李玉勤校长亲自为师傅们颁发聘书。聘书不仅是对师傅们专业素养的认可,更是对他们奉献精神的肯定。李校长亲手将聘书交到每一位师傅手中,那一刻,师傅们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们深知,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是一份崇高的使命。
徒弟敬茶:感恩与敬意的传递
高主任组织徒弟们为师傅敬茶。一杯杯热茶,承载着徒弟们对师傅的敬意与感恩。师徒们围坐在一起,徒弟们双手捧茶,恭敬地递给师傅。师傅们接过茶,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这一刻,师徒关系在茶香中更加深厚,教育的温度在这一刻传递。
师徒代表发言:成长与传承的声音
师傅代表刘丽娟老师和徒弟代表黄思敏老师分别发言。刘丽娟老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她用质朴的语言讲述着教育的智慧与坚守,鼓励徒弟们勇于探索,不断前行。黄思敏老师则表达了对师傅的敬意和对未来的憧憬,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成长的渴望。他们的发言,是成长与传承的声音,是教育路上最美的风景。
校长寄语:激励与期望的力量
李玉勤校长发表重要讲话,为“青蓝工程”寄予厚望。他用饱含深情的话语,对全体教师提出殷切期望。他的讲话不仅是对“青蓝工程”的肯定,更是对每一位教师的激励。他的话语如同灯塔,照亮了教师们前行的道路,激励着大家为教育事业不懈奋斗。
活动意义 教育传承的力量
“青蓝工程”为青年教师搭建了成长的平台,让他们在骨干教师的指导下,快速提升教学技能和教育管理水平,实现师德、教学艺术和教育管理能力的同步提高。骨干教师通过传帮带,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实现知识与智慧的传承,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反思和提升。青蓝携手,互助共赢,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提高学校的办学声誉,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结语 教育之花,因传承而绚烂
在教育的征程中,传承与创新是永恒的主题。“青蓝工程”启动仪式虽然落下了帷幕,但师徒携手共进的旅程才刚刚开始。相信在青蓝携手的努力下,尚同中学的教育之花将更加绚烂多彩,为莘莘学子照亮前行的道路。让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青蓝携手,共谱教育华章,书写属于尚同中学的教育传奇。
撰稿:袁慧琴
摄影:陈丽珍
一审:高燕香
二审:何邑新
三审:李玉勤
翁源县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