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至6日,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走进粤东西北(韶关)教研帮扶活动高中物理学科专场在我校举行。市、县(区)物理学科教研员、骨干教师和我校高中物理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我县教师发展中心高中物理教研员徐乐汾主持。
热情欢迎 亲切座谈
3月4日下午,红棉初绽,春雷乍响,大雨滂沱。省教研院物理教研员余耿华一行风雨兼程,莅临我县开展高中物理教研帮扶活动。此次活动欢迎仪式在我校录播室举行。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许永福,我校党委书记黄阳初,党委委员、副校长何远忠,党委委员、教导处主任王仙明出席了欢迎仪式。室外淫雨菲菲,室内暖意融融,黄书记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首先对此次活动为我市教师搭建成长平台表达了衷心的谢意,然后向嘉宾介绍了我县的经济状况、人文景观及未来发展之路,接着他还动情地讲述了翁中的峥嵘岁月史,希望在加强管理、推进改革、寻求破局中得到专家们的不吝赐教,使学校发展能更上一层楼。
余耿华在致辞中阐明了本次活动目的,希望参与者们在双向奔赴中有所收获,既育人又育分。他分析了粤东西北与珠三角地区之间的差距,指出了思想、理念、方法的重要性,教法要与学情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特长,做到努力且认真,从而将有效的经验推广下去,打造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4日下午,教研帮扶座谈会在我校录播室举行。先是由各位科组长深入交流关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然后再共同研磨精品课堂。在我校张精花老师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后,余耿华老师提出了“感知—探究—应用—反思”的新理念,并指导张老师完善教学设计。
同课异构 各显神通
5日上午,深圳市王宇辰老师和翁源中学张精花老师以《向心力 向心加速度》为课例分别开展同课异构。王老师以项目式学习法,从“感知、探究、应用、反思”四个步骤进行课程设计,基于真实问题设计主题情境,将真实问题转化为项目驱动问题,把核心素养理念贯穿到整个课堂。张精花老师则列举生活中大量圆周运动的例子,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互动,学生体验和现场实验演示,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向心力。
经验分享 讲座引领
5日下午,王宇辰老师以“深耕课堂,研思生长”为题,回顾专业成长历程。她强调“主动学习”与“敢于展示”是关键:坚持观摩优秀课例、向导师请教细节,同时把握每一次赛课、公开课机会,在实战中打磨教学能力,实现从“模仿”到“创新”的跨越,为青年教师树立了“以学促教、以赛促长”的标杆。
佛山市南海区教师发展中心陶科副主任作了《大概念视域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专题讲座,他系统解析了大概念“核心性、统摄性、迁移性”的特点,提出以“概念地图”梳理知识层级关系的设计理念,并结合案例演示设计流程,强调要用“大概念”锚定知识网络,以整体性思维培育核心素养。
优课展示 因材施教
6日上午,肇庆市高要区第一中学周世安书记展示了一节高三一轮复习课《电磁感应 楞次定律》。本节课以“航母电磁拦阻系统”为项目情境贯穿探究全程,凸显物理与科技融合的育人价值。教学中,学习任务兼顾了个体差异,充分体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理念,以项目式学习驱动核心素养落地,是一节兼具创新性、实践性与思维深度的优质课例。课后,余耿华强调:新形势下的课堂改革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变革,教师应积极主动学习,尽快完成从知识本位的传统课堂到素养本位的新型课堂转变。陶科则从考试中学生常见问题出发,分享了高效备课的策略。
风停雨霁,教研帮扶虽已结束,但留给校园的是盎然的春意。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省教研院带来的思想之种、理念之种、方法之种,必将在我校乃至全市教坛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文字|赖春兰
图片|李 丹
一审|赖日增
二审|李的方
三审|廖岗沐
翁源县教师发展中心